听新闻
放大镜
镇巴食事
2023-03-28 14:01:00  来源:检察日报

  “有检察院给企业保驾护航,相信我们的腊肉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好、越做越强!”在腊肉生产加工企业,公司负责人紧紧握着检察官的手,连声道谢。

  腊肉,是一种带有明显地域标识的地方特产,在我国的四川、湖南、江西、福建等多个省份颇受当地群众喜爱,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尤其以四川和湖南的腊肉更有名气。而陕西省镇巴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与四川省万源市、通江县山水相连,同样有制作腊肉的习俗。从制作方法、烹饪方式和菜品口味上来说,镇巴腊肉应当同属于四川腊肉的一个分支。据1996年10月出版的《镇巴县志》“民俗宗教”卷之“生活习俗”一章记载,“春节前户户杀肥猪,谓之杀过年猪,将肉渍盐,挂于火上熏干贮放,供全年食,名曰腊肉。”在镇巴,民间烘制、食用腊肉年代久远,但究竟最早源于何时,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上世纪80年代,盗伐、滥伐森林案件由检察院立案管辖。为了摸排调查涉林案件线索,刚刚参加工作的我经常奔波在荒山野岭,吃住在百姓家里。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虽然淳朴厚道的老百姓偶尔也会炒上三两个荤素菜搭配的农家土菜,招呼我们打个牙祭改善一下生活,但端上饭桌的一般都是老百姓自家用柴火熏成的腊肉,有的还可能是隔年的“老腊肉”,几乎看不见新鲜猪肉的影子。对于生活在小县城的我来说,当时感到非常好奇,有一次悄悄问一起下乡办案的老干警,才知道镇巴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加之经济落后,物资匮乏,老百姓平时很少有空余时间翻山越岭到集镇上去“赶场”买东西,就连家庭日常生活物资也基本上都是自产自用。为了平时炒菜不缺油,逢年过节有肉吃,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当地山民便将辛辛苦苦喂了一年的大肥猪宰杀后烘制成腊肉,既解决了猪肉长期存放的难题,也方便家里来客招待时食用,这一习惯代代相传,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习俗。再后来,随着对农村生活的更多接触,慢慢对腊肉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在当地民间,老百姓制作腊肉是非常讲究的,宰杀年猪的时间一般都要选在接近年关的农历冬、腊月间,而且都要选用自养的土猪,在宰杀后分解成大小不一的块状,每一块肉都要抹上食盐、花椒等几样调料,再一层一层放进黄桶(一种较大的木制容器)中,用洗净的大石块将抹过调料的肉块压紧压实。腌制近半个月左右时间取出,挂在农家用来做饭的火笼坑上,用干树枝将刚砍下的柏树、香椿的树丫点燃,再加上核桃壳等材料,用小火煨烟慢慢烘熏。等到肉皮变色水分烘干后,再将肉分散挂在火笼坑的四周或者楼板之上更高的地方,而火笼坑上一年四季炒菜做饭、烟火不断。用此方法烘制的腊肉皮色金黄,色泽鲜艳,瘦肉红润,肥肉淡黄。而用煮好的腊肉来烹制菜肴,不管是炒菜、炖汤,还是切成长约两寸的菜板肉蒸热后直接食用,都味道醇香,肥而不腻,口感独特,回味悠长,是镇巴当地老百姓日常饮食和招待贵客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山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一般家庭从喂养一头两头猪发展到修建圈舍进行小规模饲养,杀年猪烘腊肉也从家庭食用转向集市售卖,腊肉成了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作为民间的传统特色产品,镇巴腊肉不仅仅是停留在舌尖上的美味,更包含着一种浓浓的乡村气息,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地方风俗。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旅游和电商的发展,镇巴腊肉被作为联农带农的扶贫产业,从家庭作坊式烘制模式转向公司化、规模化、精细化加工,同时走出山门走向了省内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如何保证镇巴腊肉的质量,维护镇巴腊肉的声誉,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申请地标保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10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镇巴腊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12月“镇巴腊肉”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内首个腊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将“镇巴腊肉”列入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随着腊肉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腊肉产品争先涌入市场。为防止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腊肉产品假冒“镇巴腊肉”品牌、侵犯“镇巴腊肉”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违规行为,镇巴县检察院在“镇巴腊肉”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陕西镇弘蜀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了“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联系点。2023年1月9日,检察官们来到企业,深入腊肉生产加工车间,参观腊肉制作过程和已经加工好的产品,并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负责人对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与市场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和市县人大代表等共商“镇巴腊肉”地标产品保护和产业发展大计,携手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化、个性化、链条化、高效化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服务,为做大做强“镇巴腊肉”产业贡献检察力量。至此,对“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的检察司法保护工作正式启动。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镇巴腊肉,不仅是老百姓日常平淡惬意的生活,更是检察人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结。

  编辑: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