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故乡老屋
2023-04-21 10:23:00  来源:检察日报

  我的童年是在豫东南信阳商城县一个偏远小村度过的。至今,那里还保留着陪我一起成长的那个旧院落。院子里坐北朝南的是三间正屋,东西两侧是带有柱子和走廊的厨房及边房,清一色的青砖碧瓦,远远望去,就像老北京的四合院。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那座老宅并没有现在这样漂亮。当年的房屋是板打墙:事先用砖头石块砌好地基,然后挑选纯正的黄土,碾碎过筛,泼水搅拌均匀,滋润透彻后,将一个宽二尺、长八尺的长方形木框放在地基上,向里边填装备好的黏性很强的红土,每填一层,都要用铁杵杵,用榔头夯,确保坚实、牢固、耐用。一框夯好后,拆下模板向前移动,重新填土、夯实,层层叠加,直到屋檐处。

  房顶是用本地的松柏作房梁、房檩和椽子,用附近山上的茅草密密遮苫,平整而严实,有点像南阳卧龙岗上的诸葛庐。这样的房屋虽然土里土气,貌不惊人,但是下重上轻,稳固性好,而且保温功能极强,冬暖夏凉,无辐射、无污染,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

  茅屋温和淳朴、宽柔厚道的品性,引来了许多朋友。燕子于檐下筑巢,黄蜂在墙角垒窝;鸟雀栖息于房顶,苔藓漫步于阶下;知了在梧桐间歌唱,蟋蟀于草丛低鸣;径草小花,粉蝶青蛾,纷纷扰扰,亲如一家,煞是可爱。

  晨曦朝霞之下,或落日余晖里,我跟着哥哥和姐姐在院子里树荫下读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过,哥哥姐姐们不喜欢读这些,他们喜欢的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喜欢冰心女士的《一只小鸟》《小橘灯》《繁星》和《春水》。

  咿咿呀呀,童音稚嫩。读累了,就在树根旁看蚂蚁斗青虫,看蜘蛛捉苍蝇,那感觉真是奇妙极了。

  茅屋虽好,但是却有它的先天不足之处,每到夏季就越发暴露出它的窘态来。当乌云密布、狂风袭来之际,便是全家人最为紧张惊悚的时候:门窗紧闭、绳索绕上房顶,两头紧固在树干、石头之上,严防大风破门而入,冲破房顶,卷走屋顶茅草,重演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遭受那“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尴尬。

  光阴如梭,哥哥姐姐们很快长高了,原来的茅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家人的居住需求。为适应家丁增长的新情况,也为了摆脱风雨的威胁,全家一致决定:拆除茅屋,筹资建瓦房。

  建房的时间选在农闲的冬季,请来泥瓦木匠,算是工程技术人员,悉心款待着。劳力工是本村青壮年,不需支付工钱,连一日三餐都是各自回家去吃,只是在上梁和结顶之日贴对联、放鞭炮,得设宴庆贺一番。这是村子里的古风老俗,全村人互相帮衬,既亲切友爱、喜庆吉祥,又减轻了建房人家的经济负担。

  新房建好了,虽然算不上秦砖汉瓦、翘脊飞檐,却也是先祖传下来的正宗规式、古色古香。宅院不是很大,但是为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影,还是特意栽下五六棵桃、杏、梨、枣和柿子树,经过一番修整布置,呈现出了一派地道的农家风貌。

  一家人住在新瓦房里,和从前的茅屋相比较,有着显然不一样的幸福感。如果说茅屋似酒,给人以芬芳和醇厚,那么瓦屋就如同一首诗,吟唱着人世间的风霜雨雪、寒暑冷热。云儿、鸟儿将诗的符号和韵律带上碧空苍穹,点亮颗颗星斗,洒满山坡溪流,染绿一片春色。

  傍晚,在学校操劳了一天的父亲回到家中,黄昏夕阳下与儿女们共话桑麻,共享母亲烹制的晚餐。当月光透过枝叶,在院子里播撒银辉的时候,一家人躺在草席上,举头屋顶,静静地研读一行行红瓦的诗句,憧憬着美好的明天,甜蜜地进入瑰丽多彩的梦乡。

  这些日子里我和哥哥姐姐依然在院子里读书,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读的内容与从前有所不同罢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春风也喜欢读书,读屋顶的瓦书,每天总是一页一页不停地翻动,仿佛在查询花开花落的日子。可是,真正当落红飘洒在瓦页上的时候,那和煦的春风却又吹绿了杨柳,万条绿丝扭动着婀娜腰肢,呼唤瓦屋的主人走出筱墙篱院,走向阡陌田垄。

  夏日,同样是雷雨滔滔,却再也听不到“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床头噪音了,萦绕在耳边的是瓦垄清流的浅吟低唱,如丝、如竹、如音乐、如倾诉,洗涤着人间忧愁,冲刷走世上烦恼。

  金秋送爽的季节,屋檐下悬挂着一串串、一兜兜丰满的果实,黄的是玉米,红的是辣椒,白的是棉花,如姑娘秀发上的玉簪,更像是诗卷里的彩笺。

  在大雪纷纷扬扬,洒满条条瓦垄的冬日里,男人们闲极无聊,便兄弟相约,轮流做东小聚。菜虽然只有三五道,商城洞藏老酒却必须备足,粗制陶具,昏暗灯火,两碗下肚,面红耳赤,大呼小叫,笑声朗朗,预测五谷收成,畅谈邻里趣事,共分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乡情乡韵。

  到城里定居以后,尽管工作很忙,路途遥远,但是每隔两年我还要回到乡间小住几日,看一看老屋的苍颜旧貌,听一听老屋的窗风瓦露,摸一摸老屋的篱院柴门,访一访村里的儿时伙伴。每次相聚,总免不了小酌几杯,互叙别离之念,感叹云水人生。

  抚今追昔,回想起老屋的风风雨雨,我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小作词一首,以寄托情思:“风尘滚滚万千里,几人相随?功名利禄飘然去,看日月,依旧东西。明镜悲白发,山河依依。幸得岁岁重相会,畅心开眉。瓦屋茅舍言笑处,怎能忘?酒醉陶杯,故乡情意重,忘返常归。”

  老屋如诗,老屋如歌,那青砖碧瓦,就像一行行、一句句诗词歌赋,每一片瓦,都是一个亮丽的文字,每一块砖,都是一道优美的音符,在春风秋雨、日光月晕的伴奏下,吟唱着一代代人的匆匆身影,描绘出一幅幅世事年轮的画卷。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