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最高检办公地变迁之一:司法部街72号
2019-03-28 16:06:00  来源:检察宣传文化网

  司法部街72号,是在北京城市地图上消失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众多地域概念中的一个。

  翻阅清朝及民国时期北京地图,很容易发现,在今天人民大会堂所在地,一直存在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北口与长安街相交,南至西交民巷,与现在的人民大会堂西路大致平行。有清一朝,这条南北走向街道的两侧,一直被帝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占据,包括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以及所属诏狱等。1906年,清政府改革中央官制,传统的大理寺被更名为大理院,专司审判;刑部更名为法部,主管全国司法行政,司法与司法行政名义上被分离。1911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成立后,将法部更名为司法部,北洋政府时期予以沿用。从大理寺到大理院再到法院,从刑部到法部再到司法部,虽然名称一直在发生变化,职能也在不断重组调整,并逐渐与现代司法接轨,但办公地址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司法部街这一地理名词大约形成于这一时期。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政务院法制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司法部也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司法部街72号,是一栋由德国人主持设计的中西合璧建筑群。整个大楼平面呈标准的“日”字形,楼高四层。当时虽然没有限高规定,不过,任何一个设计者都不可能把大楼高度超过近在咫尺的皇城正门——天安门,逾制要被杀头,尽管在钢筋混凝土代替纯木结构后,建筑高度已经不再是设计者面临的难题。大楼共开八门,东西各三的南北各一。高大的门厅、盘旋的楼梯、凸出的塔楼、厚重的罗马柱……处处体现着西洋建筑元素;不过,就整体设计理念而言,这组建筑又无疑流露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日”字形建筑自然围成两个内部对称天井,既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遵循,又较好地解决了建筑内部采光与人员工间活动场所问题。这组建筑最初为清末大理院所建,解放前一直由民国高等法院使用。

  1949年10月22日,共和国第一任检察长罗荣桓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委员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告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同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署正式在司法部街72号挂牌办公。

  当然,司法部街72号并不是最高人民检察署独自使用——对于一个几乎等同于新生的机构,着实用不了这么大地方。大楼南半部分归当时的最高人民法院,北半部分属于最高人民检察署,各自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天井。中间部分则由当时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使用。因此,我们从照片上看到的最高人民检察署大门,其实是整个大楼东侧北部第一个门,而不是东侧中间的正门。由于身体原因,罗荣桓检察长基本在家办公。因为没有足够资料,也就无法还原共和国第一任检察长在这栋大楼活动的场景。

  我们常说,“共和国元帅担任第一任检察长”,或者把元帅与检察长有意无意组合在一起,乍听起来,没什么错,也足够吸引眼球。不过,如果较真,这类表述,就显得不那么准确。罗荣桓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之前的职务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后更名为中南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后更名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在担任检察长的同时,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政治学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罗荣桓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同时从检察长位置上退下来。一年后的1955年,罗荣桓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也就是罗荣桓在担任检察长的五年间,共和国还没有元帅这一称谓,也就谈不上什么元帅检察长。但不管怎么说,让“最守纪律”“党内圣人”(毛泽东同志称赞罗荣桓的话)的罗荣桓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检察长,无疑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生检察制度的重视,这也是人民检察事业的幸事,特别是在要不要建立检察制度以及如何设置检察制度的争论异常激烈的年代。

  1951年,适逢国家初创和抗美援朝战争,为应对政府财政支出面临异常困难的局面,中央决定紧缩编制、调整国家机构。于是,全国编制会议提出让检察机关“名存实亡”,即只保留检察机关名义,不设机构,不配备干部,工作由公安机关兼办,新中国检察制度发展伊始就遇上“第一次取消风”。当然,关于检察机关存废之争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民国学界和司法界就已进行过长期且激烈的争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检察署筹建工作受到很大冲击,已经建立的检察署,有的被迫与其他政法机关合署办公,有的甚至被合并、撤销。关键时刻,罗荣桓检察长指示主持日常工作的李六如常务副检察长,让其以最高人民检察署党组名义向毛泽东同志写信,如实报告人民检察署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的董必武也不同意撤销检察机关。毛泽东最后批示检察机关不裁减,“第一次取消风”才告一段落。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并将最高人民检察署更名为最高人民检察院。

  1958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年1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首都北京兴建国庆工程,即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北京十大建筑”,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选址正好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司法部街。面对热火朝天的建设大潮,司法部街72号与其他一大批建筑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司法部街72号,虽然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仅仅是一些发黄与褪色的黑白照片,或建筑模型,但依然感到震撼:司法是人民的司法,不过,司法的人民性与权威性并不冲突——当然权威并不代表强制和强权,权威性不必然等同于“高高在上”的强势与冷漠。尊重与服从是权威性的特征与载体,恰到好处,才是最理想状态。别忘了,权威性植根于人民性。

  编辑:项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