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杭州:创新实案实训 增强教育培训实战性
2020-10-30 10:34:00  来源:检察日报

  新闻背景:杭州市检察院紧紧围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以办案问题为导向,以案例教学为重点,首创“实案实训”教育培训创新品牌,增强了教育培训的实战性,也为进一步实现培训的规范与效果提供了更多的“杭州经验”。

  记者:与检察机关一般业务培训方式相比,实案实训有什么特点或者优点?

  陈海鹰:“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新格局和司法改革对检察干警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比如捕诉一体化改革后,之前从事批捕业务的干警不那么擅长公诉业务,从事公诉业务的同志也存在批捕业务的短板,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理论授课模式,更需要“检察官教检察官”的实案实训模式。

  实案实训,顾名思义,就是贴近检察实务,依托真实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我院是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应该形成这样的特色教育培训创新品牌。一方面,实案实训根植于实践,依托于实案,通过对一个个真实案例的剖析,做到“实用管用,真正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实案实训改单向的知识灌输为互动的业务切磋,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确保“听了就懂,拿来就用”。

  记者:一线检察人员办案任务重,如果培训没有干货,势必无法吸引到他们的关注,使培训流于形式。从课程设计到案例选择再到形式创新,实案实训如何做“实”?

  陈海鹰:实案实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遵循,今年仅仅是起步阶段,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完善。我们依托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将实案实训落实到每一期业务培训中,要求比例不低于50%。同时,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市两级院干警参加的实案实训远程视频公开课。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检察实务中普遍存在的难点、热点和争议点,把解决办法讲深讲透,争取通过一门课程解决一点、一面乃至一域的问题。在案例选择上,突出真实、典型两大要素,立足全市实案资源,精心挑选案例,提升亲历性和实用性。在形式创新上,注重体验式、研讨式教学,通过一案一剖析、提问互动、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强培训的参与度与吸引力。

  以“出庭公诉技能实训”为例,突出了三个“实”:一是实案。案例是一个真实的翻供盗窃案,被告人到案后作有罪供述,现场窗户玻璃上提取到其指纹。后被告人逐步翻供,直至全面翻供。承办人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建议作存疑不起诉处理。后经检委会讨论,决定以盗窃罪提起公诉。选择该案,旨在锻炼提升公诉人出庭指控翻供案件能力、应对庭上不利形势能力、检察官意见与检委会意见不同时的服从、执行能力。二是实人。就是一线办案人员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参与,公诉人由培训学员中的新人担任,辩护人、被告人由刑检骨干担任。三是实景。首次将法庭搬上课堂,控辩双方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模拟庭审结束后,结合公诉人现场表现,培训学员进行互动评议,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杭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桑涛在点评中,针对公诉新人在庭审中的问题,传授出庭公诉技巧。从课后反馈来看,培训学员受益良多。

  记者:实案实训必须由强大的师资力量来实现,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来保障,这两方面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陈海鹰:从一个新人成长为优秀的检察官,需要经年累月一个个案件的实践积淀。杭州检察不缺这样的人才,实案实训就是让他们把办案经验总结、提炼出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实务经验法则,通过“自己人教自己人”的方式,实现教与学、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所以在师资上,首先,我们加强内部选拔。建立实案实训指导委员会,由我担任主任。同时,设立教研室,由我院徐剑锋副检察长、桑涛主任等8人组成,负责教学具体工作;下设6个教学组,组建教学师资库,师资库由各条线领军人物、业务骨干组成。目前,全市已初步确定95门实案实训重点课程,其中今年20门。在已举办的业务培训中,已开展实训课程24门。其次,积极借助“外脑”。突出杭州区域优势和互联网基因,对接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借助专业力量帮助检察干警了解网络技术安全、大数据分析等业态发展情况及所面临的新型法律问题,扩展知识广度,增加实务经验。今年6月,我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开展了为期3天的新型互联网犯罪专题系列课程培训。第三,建立奖励机制。年终评选实案实训优秀教官,予以表扬、外出考察等鼓励措施,让检察教官们走出小课堂、走向大平台。

  记者:为扩大实案实训品牌的影响力,你们有哪些具体构想和计划?

  陈海鹰:“酒香也要勤吆喝”,扩大实案实训的影响力非常重要。一要强化“营销”。打造一批明星师资、明星课程,充分发挥我院作为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学实践示范基地、浙江省检察官学院互联网、公益诉讼检察特色教学基地的优势,积极向上、向外推荐优秀师资和实训课程,让更多的杭检教官活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检察教学舞台上,增强外部能见度。二要注重积累。立足课程的可复制、可推广,建立教材库,编撰实案实训年度教材,将每一门课程打造成具有普适性、长期性的精品课程。立足实案实训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检察干警撰写办案总结,提炼办案经验,不断推陈出新,充实师资和课程。三要转化成果。做好“后半篇”文章,注重总结授课经验,以获评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微课为目标,不断打磨完善课程,让更多的杭检经验得以传播出去。

  记者:实案实训从业务部门拓展到了综合部门,这是如何实现的?

  陈海鹰:实案实训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一种培训理念,是解决工作实务问题的途径,它不单适用于业务工作,同样也适用于信息、宣传、调研等综合工作,甚至是检务保障工作。如在全市检察宣传业务培训中,短视频制作课程就由检察干警自己讲授,同时突出学以致用,将全体学员分成5组,开展短视频等新媒体作品创作实战演练,并进行作品展示秀,创作的视频作品陆续在“杭州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被多个新媒体平台转发。又如,举办专项培训班,组织全市检察信息骨干分组撰写信息,开展学习交流,提升整体文字水平。

  编辑: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