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空地上非法倾倒的废油渣、堆放的油漆桶等危险废物已经全部清理干净。”日前,浙江省诸暨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周锋再次来到次坞镇某村养殖场,对之前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回访。此前,周锋通过设置“废物”等关键词,在诸暨市固废治理“一件事”应用平台上筛选发现了该线索,经调查核实向环保部门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对涉案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处理并加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监管力度。
2022年11月,固废治理“一件事”应用平台正式运行。作为该项目的“把舵人”,从平台基础框架搭建、全量数据库组建、操作设计稿“出炉”,到试运行以及如今的正式运行,半年多以来,周锋事事亲力亲为。“目前,平台已筛选出线索1万余条,导入案件数据1200余条,实现对固废污染线索100%处置。”周锋脸上满是欣喜。
大家都说,周锋是院里的数字检察“先锋”。而在我眼中,他还是守正创新的“多面手”:办理刑事案件超过2500件,无一错案;监督追诉漏犯26人,其中8人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开创办理经济犯罪案件退赔挽损协调工作机制,帮助被害方追回损失1300余万元。多年来,伴随岗位调动,周锋在不同工作之间切换自如。因工作突出,他先后获评浙江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我喜欢接受挑战,即使面对不擅长的领域,也会迎难而上。”这是周锋常挂在嘴边的话。张某等115人特大网络平台诈骗案、米某等111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黄鳝门”系列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等,这些疑难重大案件,经他之手均顺利办结。在办理一起嫌疑人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盗窃等上下游犯罪行为结合的产业链形态犯罪案件时,为弄清犯罪分子黑产业链形成的全过程,周锋几次赴阿里巴巴公司“拜师”求教,从案件关键环节入手,察微析疑。经过6个月的辛勤奋战,周锋带领办案组“因案制宜”,创新形成网络犯罪案件“三分两集中”办理模式,出色完成指控。该办案模式在全国性业务交流研讨会上得到推广,成为其他地区办理类似案件的范本。
地处“枫桥经验”发源地,调解轻微刑事案件,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也是周锋长袖善舞的领域。“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办案,而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让当事各方的利益和社会关系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除了开创“点单式”选择调解机制,他还同步开发了检察听证、“调解+帮教”等多种工作模式,力促案结事了人和。针对涉企经济犯罪,周锋利用基层矛盾调解中心平台资源,设立退赃挽损协调平台,充分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将退赔情况纳入量刑情节考虑,积极促成社会矛盾化解。
在办理傅某合同诈骗,金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中,周锋发现该案被害企业有11家,且均为小型企业,损失追不回来可能导致这些企业“关门”。他带领办案组运用协调退赔机制,促成金某家属主动赔偿被害企业损失共166万元。随后,检察机关依法对金某变更强制措施,并提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得到法院支持。“是周检察官让我明白,退赔看起来是救别人,其实是救我自己!”金某对此深有感触。因退赔行为获得被害企业认可,金某后来还与被害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订单供不应求。
做好法律监督,拓展服务宽度,守护一方土地的昂扬活力、美好安宁,周锋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