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四川:认罪认罚案件上诉率仅为1.6%
2020-10-30 10:20:00  来源:检察日报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案件18793件26498人,被告人上诉率仅为1.6%,位列全国第2名。作为拥有全国最多基层检察院的西部省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有效利用并充分发挥了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参与、推动和见证作用。

  四川省检察院与省司法厅加强协调,联合下发了《关于值班律师参与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认罪认罚案件的实施意见》,从省级层面推动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值班律师派驻、经费保障、法律帮助形式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各地推进落实提供指引。

  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除少数经济较好地区外很多地区律师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该省检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积极搭建平台,实现律师资源异地共享。在广安,市检察院牵头与市法院、公安局、国家安全局、司法局会签了《关于广安市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资源共享的意见》,实行广安市范围内驻看守所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资源共享。

  经过科学统筹、合理运用律师资源,广安市值班律师已涵盖市、县两级7个辖区18个律师事务所,在全市检察机关设置7个律师值班点。为确保值班律师工作质效,采取常驻值班和电话值班两种模式,既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又防止值班律师资源浪费。

  为确保犯罪嫌疑人是在充分了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前提下认罪,该省检察机关依托与司法局建立的工作联系制度,依法保障值班律师阅卷权,落实听取值班律师意见和签订认罪认罚具结书值班律师在场制度。

  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或者认罪态度存在反复的案件,探索值班律师在场下的证据开示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在充分了解、知悉证据的基础上自愿认罪认罚。如蓬安县检察院办理的刘某诈骗案。刘某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前期拒不认罪,承办检察官依法保障律师的会见、阅卷、收集证据等权力,并与律师、刘某三方在场开示案件证据,进行释法说理。律师向刘某当面告知认罪认罚从宽处罚规定,最终刘某思想转变,自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提讯犯罪嫌疑人困难、值班律师无法到场等问题,四川省检察院及时指导各地检察机关利用远程视频、微信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远程讯问,充分释法说理,确保律师在场的法定要求和效果,保障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真实性。

  今年已适用该制度办理涉疫案件198件251人,占办结总人数的81.49%。

  编辑:王飞